当前位置: 返回首页 >> 王氏文化 >> 王氏文化 >> 王氏的旺族——琅琊王氏在金寨的崛起
王氏的旺族——琅琊王氏在金寨的崛起
作者:编辑部 信息来源:中华王氏网 更新日期:2010-09-18 浏览[3743]

 

—— 汤汇、南溪、古碑、白塔琅琊王氏的调查报告

 

在中国王姓中,太原、琅琊二系,是一世祖晋公下两支最大的旺族,历史上就有太原、琅琊门第之争,各自宰相辈出,官宦林立。太子晋18世孙王离生二子,长子王元避难山东,始为琅琊王氏始祖。次子王威,传承太原,始为太原王氏始祖。一般理解,琅琊王氏多在山东,或从山东迁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经过我们对金寨有关王氏的调查发现,琅琊王氏人口在金寨约占50%左右,而且大多是从江西、湖北、皖东南迁来。金寨有这么多的琅琊王氏后裔,基本都是54世祖(有的作49世)王壁的后裔。王壁生于唐武宗会昌乙丑(845)年,曾任淮南节度判官,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晚年定居安徽祁门县。壁公生九子:思聪、思联、思仲、思茂、思会、思悰、思经、思谅、思谦。他们兄弟九人共生二十三个儿子,分别在安徽、湖北、江西各地各立门户。

一、白塔畈乡的白塔畈王氏:

426日,我们到金寨东北隅的白塔畈调研得知,该宗王氏就是琅琊王氏壁公的三子思仲的后裔。明末清初从潜山迁来,在白塔畈居住集中,人口繁多,是当地王氏大户。与霍邱、霍山有直接的世系关系,2002年当地三王合一王统续时,人丁就有四、五万人,历史文化背景也相当丰富。详细情况本刊已在第一期作了报道。

二、汤汇镇的汤汇王氏:

525日上午,本会常务理事王宣国、王东海、王福礼、王科孝和南溪的王才茂、王宏应、王宝正、王超等一行来到汤汇镇汤汇村,对汤汇王氏的渊源关系和世系传承进行了调查研究。汤汇王氏理事、汤汇中学校长王际宽与本宗王际亭、王宇、王显正、王显道、王显文等宗亲给予热情地接待。我们先在王际亭老人家里查看了民国年间修的老譜和1983年修的新譜。据譜序记载:汤汇王氏系琅琊王氏53世壁公的第九子谦公的后裔。璧公幼年有节,好读书,由杭迁祁门北隅。置乱世累立战功,其兄搏进奏京师,授镇东节度判官,时搏遇害,璧痛恨饮泣,勉力从戎,军功盖伟,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生九子二十三孙。又从本宗祠堂记中了解到,该支82世祖乾公从湖北黄州,迁至汤家汇茅畈东大山落户,并由其孙文若、文德带领兄弟子侄多人,艰苦创业,还盖起了祠堂。汤汇王氏历史渊源深远,文化遗产丰厚,谱牒保存完整,世系传承比较清楚。现将本宗自太子晋至92世世系图列后:1太子晋2宗敬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元(琅琊王氏始祖)--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昙首38僧绰394041424344宏直45464748仲连4950515253璧(生九子:思聪、联、仲、茂、会、悰、经、谅、谦)--5455敬义56刀圭575859文莘60德洁61元发6263646566鑑銘67佐语6869再仁7071普敬72敦仁73献爵74龙光75天锡767778大权79崇贤80(以下均以辈派记)伯81828384周、世8586878889909192显。

三、南溪镇的王畈王氏(又称王台子王氏):

525日下午,我们来到南溪镇新街王宏良家,对南溪地区的王畈王氏和马冲王氏进行了调研。该两宗负责人王万森、王才茂、王宏良、王宏应、王崇敬、王宝正、王宏弟等接待了我们。

王畈王氏又称王台子王氏,属琅琊王氏系下53世璧公第八子思谅公的后裔。本会理事、该宗负责人王万森先生将本宗六修宗谱拿来,根据譜序和王万森介绍,以及王刚先生寄来的资料显示,本宗65世祖王福十公,于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瓦卸坝苦竹港迁居到湖北浠水县团陂。瑞宗二年(1277)迁黄冈。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迁罗田县李家楼北峰河。又于元成宗大德3年迁罗田李家楼乡仙女石大屋湾。福十公后裔兴旺,共有七房。建堂号槐荫堂。其中五房的84世正安、正义兄弟,长房的成连叔侄、六房的诠公父子,于清乾隆七年(1743)由大屋湾迁居河南商城县南乡,即今安徽金寨县南溪镇花园村王台子。清嘉庆年间,由本宗六安州团练副使王国安领修,在王畈村建立王氏宗祠。2009年开始复修,两进两包厢,共20间(有祠堂记另载)。该支王氏繁衍昌盛,历代和现代人才济济,现有人口4000余人,分布在金寨的南溪、汤汇、斑竹、关庙等地。该宗世系传承清楚,从1世太子晋到53世璧公,与汤汇王氏的世系完全一致,53世以下世系图如下:

5354思谅55敬淳56十五57代廿七58延忠59远八60职四--61贵三62爵四63百十二64一八65福十(进山祖)--66子浩67孙宏68汝杰69九一70天朝71方授72尚德73安邦74以道7576大武7778俊(以下分为七大房)---79世:一房世清、二房世澄、三房世江、四房元音、五房世治,六、七两房不是俊公后裔(以下世系略)。

四、南溪镇的马冲王氏:

马冲王氏,是南溪地区王氏中的旺族之一,他们的上源同样来自19世分宗的琅琊王氏,与汤汇王氏、南溪王畈王氏都属于53世璧公系下,该宗是璧公第二子思联公的后裔。据本宗负责人王才茂先生介绍:元代末年,战乱迭起,该宗人为了避难,从江西南昌迁到安徽的定远、祁门、歙县、石台等地。明朝初年,74世祖贵公,带领宗人从石台又迁到了黄冈。当时这里有九家人家,增加王姓后为十家。这一时期,王姓宗人不但没有因为战乱飘泊而被怜惜,反而很多人被诬为反叛。直到明成祖时才给王家500多人平反,以致能在湖北鄂城定宅安居。从82世鬱修公起到增光公转迁到湖北英山、燕子河叶畈,最终到现在的南溪马冲定居,故称马冲王氏。本宗宗亲除了在金寨各地都有分布外,重点在湖北的黄冈、麻城、罗田、英山等多地。其中南溪横畈、古碑长冲寿益公支下的王氏后裔也与该宗联修。马冲王氏联续一修宗谱,是与湖北同宗合修的,记载全面,史料丰富,覆盖面广,值得研究。

调研中发现,湖北浠水县团陂王氏一世祖九龄公这一大系王氏,居然也在马冲王氏譜内。九龄公发迹地在罗田县华桂,其后裔不但在罗田、浠水集中族居,而且在金寨的吴店、包畈、李集、古碑都有分布。该宗历届修谱都没有看到追溯九龄公上源的世系关系,此譜登载,是历史传承的客观存在,还是现代修谱的串接,值得进一步研究。该譜登78世九龄公,上线世系77孟庸76友仪75舜举74松斋73万五72千二71祚暹70蒍(以上同)

马冲王氏上源152世与汤汇、王畈王氏完全相同。5380世世系图如下:5354思联55敬文56振芝575859仲虎6061介臣62伯兴636465666768697071祚暹72737475道信7677787980思(80世以下略)

五、古碑镇七邻的王湾王氏:

七邻王湾王氏在当地堪称王氏大户,由于人口居住集中,现仍以王湾命名为行政村。该宗不但在古碑的兴塘、高冲、七邻、曲塘湾等地有分布,而且在青山镇多处有聚居。多年来,本宗族人只称是三槐王氏,很少探讨自己上源的渊源关系。616日,本会王宣国、王福礼来到七邻王湾进行调研。我们从该宗光绪五年己卯(1879)续修总谱(共10卷)中发现,他们是中华王氏旺族琅琊王氏的后裔。和大名鼎鼎的东晋宰相王导,和号称中国书圣王羲之同出一系。

按清代《琅琊王氏宗谱》(又称萧山譜)记载,晋公31世王览生六子:裁、基、会、正、彦、琛。裁生王导(宰相),正生三子:旷、广、彬。旷生王籍之、王羲之。琛生侃,侃生偞(ye)之(34世)。按七邻王湾光绪五年宗谱记载,偞之是30世,系江西南昌德安县锹溪王氏的始祖,同时是他们的始祖。锹溪王氏在当时非常兴旺,有名。偞之生少,少生瓘文,瓘文生二子:定、海。定生三子:靖、显、晖。海生二子:明、昭。唐大中十二年(585),家繁盛120余口,分为九分,各有居所。靖生三子:长溶,居塘畔,谓之堂上;次复,居塘下,谓之西厅;三谊,居北冲,谓之中宅。显生二子:诚居桥东,谓之茶坊,又迁武宁王坊及三山;溶居桥西,谓之墙下。晖生哲,哲生锐,锐生三子:君明,迁武宁田畔冷坑;君权,迁安乐乡八都驴驻坪;君显,迁五凤山龙鬚。昭生三子:澄居西宅,生二子:庆、宝。庆生二子:君津、君泽,迁瑞昌颜坑。宝生五子:君满、君演、君浅、君汴、君湧。君汴生承晏,晏生三:少逸,迁武宁潭;密,居东厅之楼下;燮,居北林,谓之磨坊,即珠明祖。当时锹溪东西二岸及二冲等处,王氏族人居住接栋连楹,无尺寸空地。

本会考证,西晋时锹溪始祖偞之由山西太原迁入,建村于溪东侧,溪似土锹,故名锹溪。现在的地址是:江西省德安县爱民乡土塘村秋基王(锹溪王的谐音)自然村,该自然村在李树桥(爱民乡驻地)东南约5.5公里处,依山近溪。(以上细录,利于锹溪王氏后裔寻根之便---编者注)

王湾王氏又以他们53世祖勉元为一世祖,沿袭至今20余世。该譜从太子晋至现在世系传承如下:

12宗敬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元(琅琊王氏始祖)--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偞之3132瓘文3334353637君济38承杲39少斌40师祯41令会42国珍43知清44继和45仲四十二46宗念七47乙二48兴隆49思礼50应英51沋十四52仲齐(生二子:长勉利,居江西九江德化县,宝庆年间状元。妣朱氏,生子:君主、君逆、君兴)53勉元(王湾一世祖)--54君先55安一56胜五57道爵58德茂59永政60承恩61易聘62克进63相卿64恒久(生二子:胜笈、胜筹)--65胜筹66世桂67英开68雄兆69立嵻70廷成71献恩72耀槐73荣先7475茂。

该支新立辈派:胜世英雄立  廷献耀荣名  茂建勋猷盛  嗣服绍先程 

王湾王氏光绪年间的10本老谱保存完整,渊源清楚。对上源世系来自琅琊王氏,记叙的比较全面,是一份珍贵的文物资料。但是,不难看出,该譜的断代现象较为严重。从晋公到现代,只有七十四、五代。其中在与王羲之分宗的王览时,两者就相差了四代。以下就断的更多了。因此,该宗值得与其他同宗的谱牒共同参研补正,以趋完善。 

从以上五宗琅琊王氏的调研、交流分析,发现有五个共同的文化现象:一、都保留下了历代传承的珍贵宗谱资料和比较清楚的渊源关系,因而,都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二、在本地姓氏文化氛围中,无意间有一种大家风度和自豪感;三、每一个支派人口较多,而且居住相对集中;四、祖先大多都循着由江西迁徙到湖北,辗转于安徽直至金寨的规律;五、他们与省内外周边地区王氏宗亲,都有不同程度的往来联系。以上文化现象显示了王氏族胞对的重要认同,表现出勤奋、团结、向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以上五个琅琊王氏也显示出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一、因为各自有自己的历史宗谱资料,对自己的上源关系有神圣、守旧、不愿改变、信奉到底的思想,有错讹也随其错下去。如五宗上源均有断代和错讹,应该研讨和纠正。二、寻根联祖的思想意识不强,有了一个大家,不去注意联络那些掉了户的本宗小家。以致出现同宗的失落,不同宗的归顺现象。我们相信,随着中华金寨王氏研究会的成立、本会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本刊的研究、交流平台的搭建,将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居住金寨的琅琊王氏还有多少,我们将随着交流、调研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会逐步搞清楚的。但是,仅就以上这五宗,都是晋公下19世祖王元(琅琊王氏)后裔,又都是31世祖王览的后裔,还有四宗都是53世璧公的后裔,人口约50%,这岂不是一个无可争辩的王氏大家吗?        (本刊编辑部  2010-09-16

  信息录入:wxc  
  责任编辑:wfl  
【打印】  【返回首页】  【关闭】  
上一篇:关于太原庐陵王氏始祖该公上源的考证总结报告    
下一篇:湖北有一支王安仁的后裔    
 
王氏网 新安琅琊王氏网 全球王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