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古称庐陵,下辖吉安、吉水、泰和、永福、井冈山等十三个县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以“庐陵”命名的庐陵王氏是太原晋阳支中的四房王氏南迁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史称“庐陵王氏”或“赣湘王氏”。
本考证主要依据的资料有:有关史志资料如唐书《宰相世系表》等;王庸敬所编的《太原王氏通谱》和山西省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编绘的《中华王氏统宗世系图》;庐陵王氏宗亲总会提供的庐陵王氏以下三本比较典型代表谱牒:《吉安楝头王氏族谱》(以下简称“吉安谱”),《湘潭泉冲王氏五修族谱》(以下简称“湘潭谱”),《白茆坑王氏族谱》(以下简称“白茆坑谱”);山西灵石王家大院《静升王氏族谱》;2008年11月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公布的《关于三槐王氏上源的考证总结报告》。
庐陵王氏祖该公的上源世系,大体上清楚,但也在一些连接点上有存疑之处。现根据有关史志记载与主要谱牒记述予以陈述并考证分析,由于还有一些疑点难于定夺,因此总谱局于2009年10月将初步考证总结方案作为征求意见稿发给我编辑部编委与庐陵王氏宗亲总会,供讨论研究。近期又根据返回编辑部的意见重新进行认真考证,取得统一认识,现特作此正式考证总结报告。
一、王氏远古世系(黄帝至周灵王)的源流
据庐陵王氏的“吉安谱”、“湘潭谱”、“白茆坑谱”所记载的黄帝至周灵王的世系源流与总谱局于2008年11月公布的《关于三槐王氏上源的考证总结报告》完全相同,这也是大多数族谱和史学界所公认的远古源流世系,共四十一代,陈述如下。
从黄帝至周灵王世系简传
1、黄帝—2、玄嚣—3、蟜极—4、帝喾—5、后稷 —6、不窟—7、鞠—8、公刘—9、庆节—10、皇仆—11、差弗—12、毁隃—13、公非—14、高圉—15、亚圉—16、公叔祖—17、太王 讳古公亶父—18、季历—19、文王 姬昌—20、武王 姬发—21、成王 姬诵—22、康王 姬钊—23、昭王 姬瑕,—24、穆王 姬满—25、共王 姬翳扈—26、懿王 姬禧(艰)—27、夷王 姬燮,姬禧(艰)子—28、厉王 姬胡—29、宣王 姬静—30、幽王 姬宫滔—31、平王 姬宜臼—32、姬孤(泄父),姬宜臼子—33、桓王 姬林,—34、庄王 姬佗,—35、釐王 姬胡齐—36、惠王 姬阆—37、襄王 姬郑—38、顷王 姬壬臣—39、定王 姬瑜—40、简王 姬夷—41、灵王 姬泄心,其长子即为太子晋,是王氏系姓始祖。
二、太子晋至汉徵君王霸的世系源流
庐陵王氏属太原王氏晋阳支中的四房王氏,因此从太原王氏始祖太子晋至四房王氏祖遵业公之间的世系源流极为重要,不同版本谱牒所述有所不同。但其中太子晋至汉徵君王霸的世系图于2008年11月由总谱局编辑部进行了考证,提出了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源流世系图。虽然庐陵王氏的有关谱载的相关世系图有所差异,主要是这些谱载中的许多先祖无名讳,但有的世系代数与关健的太原王氏先祖是相同的。现列出如下。
例1、总谱局编辑部提出的源流世系图如下:
太子晋至王霸的世系源流图
1世晋—2世宗敬—3世凤—4世覃—5世渠—6世丰—7世芝—8世亿—9世错—10世墳—11世渝—12世息—13世恢—14世亢—15世頣—16世翦—17世贲—18世离—19世威—20世志—21世珣—22世言—23世山寿—24世嶔—25世彝—26世彛—27世勖—28世励—29世霸。
例2、“吉安谱”载如下:
太子晋至王霸的源流世系图
1、太子晋—2、宗敬—3、某(仕蠲或森)—4、某(智瑜或彬)—5、某(恙或昇)—6、某(元或显)—7、某(颖或欣)—8、某(荣)—9、错—10、贲—11、渝—12、息—13、恢—14、元—15、頣—16、翦—17、贲—18、离—19、威—20、某(立或仪或式)—21、某—22、某—23、某—24、某—25、某—26、某—27、霸。
例3、“湘潭”谱载基本上与“吉安”谱载相同,即与例2相同,不再复列。
分析:例2、3的世系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甚至有七代完全不知道先祖名讳,并与例1相比少二代。但其中关健性的名讳与例1相同,如晋、宗敬、错、瑜、息、恢、元(亢)、頣、翦、贲、离、威等完全相同。
例1则是总谱局以王庸敬的《太原王氏通谱》为基础,并参考了史志及有关其它谱牒资料予以补充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应以例1为准。即:
太子晋至王霸的世系源流图
1世晋—2世宗敬—3世凤—4世覃—5世渠—6世丰—7世芝—8世亿—9世错—10世墳—11世渝—12世息—13世恢—14世亢—15世頣—16世翦—17世贲—18世离—19世威—20世志—21世珣—22世言—23世山寿—24世嶔—25世彝—26世彛—27世勖—28世励—29世霸。
三、晋阳支祖咸公至四房王氏祖遵业公源流世系
四、四房王氏是太原晋阳支中最为重要的大族,也是整个太原王氏中极为重要的支族,是庐陵王氏上源世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有关谱载晋阳支祖咸公至四房王氏祖遵业公的世系源流陈述如下。
五、例1、《吉安谱》载世系图为:
咸—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泽—昶—湛—承—述—坦之—愉—缉—慧龙—宝兴—琼—遵业。
例2、《湘潭谱》载世系图为:
咸—阙—阙—阙—阙—阙—阙—阙—阙—泽—昶—湛—承—述—坦之—愉—缉—慧龙—宝兴—琼—遵业。
例3、王庸敬编的《太原王氏通谱》载:
29霸—30咸—31甲—32甫—33畊—34恬—35泽—36昶—37湛—38承—39述—40坦之—41愉—42缉—43慧龙—44宝兴—45琼—46遵业。
分析:
例1与例2基本相同,而且凡是有具体名讳的先祖,该二例与例3也相同。
例1、2与例3相比,最大的差别是例1、2中咸至泽中间有8个无名讳的先祖,即中间有八代空缺。而例3的咸至泽中有具体的甲、甫、畊、恬等四代。
据《吉安谱》和《湘潭谱》载,这空缺八代的依据是,老谱中有记述 “咸十九世生柔、泽。”但老谱中也记述分析“咸为汉光武明帝时人,泽为汉献帝时人,相隔一百六、七十年,怎么能有十九代。”因此当时修谱者就以“自咸至柔、泽以十代为断”,这样便在世系图中出现了八个“某”或“阙”字。这完全是推断,无具体依据,难以信矣。
例3的咸至泽的世系中,《王氏通谱》记载有“甲、甫、畊、恬”四代明确的传承世系,应为可信。虽然这里自霸至浑的7代人经历160年,以每代23.3年的间隔,时间稍长,但也是可能的。另外,祁县王氏中的王允是王殷的六世孙,允与泽、柔是同时代的人。因此例3的世系源流是可信的。
为此,编辑部认为,咸至遵业的世系应为:
30咸—31甲—32甫—33畊—34恬—35泽—36昶—37湛—38承—39述—40坦之—41愉—42缉—43慧龙—44宝兴—45琼—46遵业。
四、四房王氏祖遵业公至庐陵王氏祖该公的传承世系
实际上,遵业公如何传承到该公是本次考证的重中之重。因为作为庐陵王氏的“吉安谱”、“湘潭谱”、“白茆坑谱”等三部代表性谱与我国著名的《王氏通谱》、山西省社科院的《中华王氏统宗世系图》以及山西灵石王家大院《静升王氏族谱》,甚至与有关史料之间出现重大分岐,需要认真对待和严谨分析。
1、首先例出各代表性资料的记载:
例1、赣湘地区的庐陵王氏的“吉安谱”、“湘潭谱”、“白茆坑谱”等三部代表性谱共同记述为:
遵业—松年—邵—敬德—贯—臻—秦叔—谋—吉—该。
例2、山西省社科院的《中华王氏统宗世系图》与山西灵石王家大院《静升王氏族谱》的记述为:
遵业—松年—邵—孝柔—子颖—庆道—谋—吉—该。
例3、王庸敬的《太原王氏通谱》记述为:
王庸敬在他的《太原王氏通谱》中记述由于考证资料不足,将王该的上源世系分成二段,中间断代。
第一段,在《太原王氏通谱》的第1册(卷二)和第3册(卷五)中记载了从太子晋至四房王氏祖遵业公及其四世孙孝京、孝柔的世系图为:
太子晋至四房王氏祖遵业公的世系图前已有述,故略。
遵业公至其四世孙孝京、孝柔的世系图则为:
遵业—松年—邵—长子來(孝京)、次子孝柔。其中说明邵的二子:來与孝柔在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均有记载,而且在他的《太原王氏通谱》中对孝京的后续世系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但对孝柔的后裔却没有记述。
第二段、在《太原王氏通谱》的第8册(卷十四)中记载了二支作为零派的庐陵王氏,其主要的第一支是以王该为始祖的安成县世系(第14—29页),第二支是庭珪后裔的安成县世系(第29—?页)。其中对王该的记述为:“望出太原。唐末富甲乡邑,好善乐施,乡称长者。出蜀徙水之东,再徙庐陵荷山,后梁龙德元年始居安成县连岭,遂为安成县始祖。子二:馀、胘。见罗念庵及邹东廓撰安成社囗族谱序。该旧谱序称唐吉州剌史吉裔,按吉州即今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治,今检吉安府志职官表,无吉名,府志脱漏。抑旧谱舛误,无可考定。因据罗邹两序及陈雨湖撰南富族谱序均称该为始祖……。”
2、赣湘地区的庐陵王氏三部代表谱的记述要点与分析
赣湘地区庐陵王氏的“吉安谱”、“湘潭谱”、“白茆坑谱”等三部谱共同记述与分析都比较一致。这里将此三谱记述的要点与主要分析阐述如下,以便辩析参考。
庐陵三谱在对遵业—松年—邵的名讳、行传基本上与《王氏通谱》相同,但对邵以下的世系就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了。尤其是对邵的儿子,庐陵三谱均记载说唐《宰相世系表》记载的是邵有二个儿子,长子孝京、次子孝柔。但出于他们老谱上没有记述,就只得选用与《王氏通谱》不同的记载。
如《吉安谱》在“邵”的行传中记述“史载邵后孝京、孝柔,与家谱异。旧谱四房以下失一世,无松年及邵。南富流江谱则载松年生邵,邵生敬德。”
“敬德:旧谱作德敬,讳肃应,乡荐举令番禺,封太常卿,工部侍郎,礼部尚书。配刘氏,子贯。”
“贯:字唯道,配刘氏,子臻。”
“臻:字积庆,配魏氏,子秦叔。”
“秦叔:配周氏,子某。”
“某,配萧氏,生吉。南富谱作谋。流江谱也作谋,立初之次子吉为后。”
3、关于该公之父吉是从仲舒公长子初的幼子过继而來的问题。
在细阅此庐陵三谱时,也发现了传说的吉公是从初之子过继而來的记述。但这些记述本身也有传说的成份。如《湘潭谱》载:“流江谱又以景叔接广业传至初子吉(广业七代孙),承宗于遵业第七世孙谋下。”也就是说有的谱将王景肃列入广业公下,但这些谱也承认景肃上源世系有多种说法,难作证。
4、考证结论
本次考证主要采取史、志、谱综合考证方法。凡国史中有记载的则先以国史为准,次以方志为准。凡国史与方志中无记载的,则参考《王氏通谱》、庐陵三谱与《静升王氏族谱》等,并作辩证分析,又征求庐陵王氏宗亲总会的意见,编辑部认定遵业公至该公的世系传承为如下:遵业—松年—邵—孝柔—敬德—贯—臻—秦叔—谋—吉—该。也就是说邵与敬德之间应有孝柔。
五、从太子晋至该公世系源流
将上述考证意见综合,太子晋至该公世系源流的考证意见则为:
1世晋—2世宗敬—3世凤—4世覃—5世渠—6世丰—7世芝—8世亿—9世错—10世墳—11世渝—12世息—13世恢—14世亢—15世頣—16世翦—17世贲—18世离—19世威—20世志—21世珣—22世言—23世山寿—24世嶔—25世彝—26世彛—27世勖—28世励—29世霸—30咸—31甲—32甫—33畊—34恬—35泽—36昶—37湛—38承—39述—40坦之—41愉—42缉—43慧龙—44宝兴—45琼—46遵业—47松年—48邵—49孝柔—50敬德—51贯—52臻—53秦叔—54谋—55吉—56该。
六、庐陵王氏祖该公上源世系先祖的简要行传
根据上述对庐陵王氏祖该公上源考证所得的该公上源世系,现作出其先祖的简要行传如下:
太子晋至四十八世四房王氏王邵的先祖行传与王景肃上源世系相同,因此处先祖行传见《关于太原王氏王景肃、王仲舒的上源世系行传表》中所述(见《通讯》44期所载)。
48世王邵至56世王该的先祖简要行传如下:
第四十八世:邵,松年公次子,一说劭,字君懋,隋太原晋阳人。少沉默好读书,北齐尚书仆射,累迁太子舍人。入隋后,初任著作佐郞,御职在家私撰齐书,被人告发,文帝览其书而怩之,起为员外散骑侍郎俢其居注,迁著作郞,屡上表言符命。在文帝、炀帝时,官至秘书少监,任史官近二十年,撰有齐志、齐书、隋书等,己失传。配?氏,子二:孝京﹙来﹚、孝柔。
第四十九世:孝柔,邵次子。
第五十世:敬德,旧谱作德敬,讳肃应,乡荐举令番禺,封太常卿,工部侍郎,礼部尚书。配刘氏,子贯。
第五十一世:贯,字唯道,配刘氏,子臻。
第五十二世:臻,字积庆,配魏氏,子秦叔。
第五十三世:秦叔,配周氏,子某(即谋)。
第五十四世:谋,配萧氏,生吉。南富谱作谋。流江谱亦作谋,立初之三子吉为后。
第五十五世:吉,旧谱任吉州剌史。流江谱称公字勉之,唐僖宗朝任殿中侍御史迁吉州剌史,卒天祐二年葬庐陵金地寺桑树坑,配曾氏、刘氏,
第五十六世:该,唐末富甲乡邑,好善乐施,乡称长者。出蜀徙水之东,再徙庐陵荷山,后梁龙德元年始居安成县连岭,遂为安成县始祖。子二:馀、胘。见罗念庵及邹东廓撰安成社囗族谱序。该旧谱序称唐吉州剌史吉裔,按吉州即今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治,今检吉安府志职官表,无吉名,府志脱漏。抑旧谱舛误,无可考定。因据罗邹两序及陈雨湖撰南富族谱序均称该为始祖……。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辑部
二O一O年七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