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世系源流,同太原王氏、三槐王氏等世系源流一样,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存在着一些疑难、断代等问题,总谱局编辑部首先从江左王氏祖导公上源考证入手,分段考证,将琅琊王氏的主要上源进行考证,对澄清王导、王羲之的上源及开闽王氏,江浙的苏南、绍兴、余姚,与福建、江西的有关琅琊支派,安徽的新安王氏和大西南的琅琊支派等的上源世系和先祖人物的定位,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整个琅琊王氏上源世系的考证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主要参考资料
1、《二十五史》及春秋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国史中的有关人物历史传;
2、王大良著《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有关章节,本文简称《琅琊家族》。
3、山东临沂王汝涛编《琅琊王氏考信录》,本文简称《考信录》。
4、清王庸敬编《琅邪王氏通谱》,本文简称《通谱》。
5、台北根据《御制太原王氏世系悠远系谱》修的《太原王氏通谱》,简称《台北通谱》。
6、三个版本的《新安琅邪王氏统宗世谱》,即明王庆斗修的《新安瑯琊王氏统宗世谱》与安徽太湖、祁门的新编《新安琅邪王氏统宗世谱》,本文简称《新安谱》。
7、《润东苦竹王氏宗谱》(江苏常州),简称《润东谱》。
8、嵊州东林、谷来王氏宗谱有关世系,简称《东林》、《谷来谱》。
9、上虞县达溪王氏宗谱有关世系,简称《达溪谱》。
10、琅琊新安王氏祖璧公上源世系的考证资料(王福华)。
11、王吉至王融世系的存疑(王志江)。
二、有关考证方法
本次考证与以往世系源流考证一样,重在史、志、谱相结合的综合考证。首先尊重国史《二十五史》,其次重视各种方志与史藉资料,广泛重视家谱尤其是有关经典谱载的资料。此外,也采用传统史学的基本方法,如考证、推理、演绎、归纳等。本次考证一方面采用上述传统方法,也结合采用本会会刊《通讯》总第42期公布的《关于考证方法的几个原则》的方法。
除上之外,本次还采用以下三种论证(计算)方法:
(一)世系世代平均年率计算方法:
世系世代的平均年率,应该以父亲后裔各代之间出生的平均年差,并以男性为主体作为分析对象。
方法一:一般情况下我国中原流域自古代和近代,男性生育年龄为18至50岁,再考虑婚后早生、晚生、先生男后生女,或先生女后生男、正房不育偏房育、继子、终生不育等多种因素,以18至50岁取其中间值,即:(15+50)÷2=32.5岁为平均生子年。
方法二:按历史年代数除以世系世代数计算世代年率,例:太子晋公元前565年,王览生于公元206年,按36代计,即(-565+206)÷36=21.4年世代。
以方法一、方法二两式相加:即(32.5+21.4)÷2=26.9年。也比较合理。
李道生先生曾研究出版一部宗谱的专著,他用五组宗谱的男性出生年代为依据,计算出世代出生平均年率为33年。
(二)世次排序计算方法。
世次计算与对始祖是否为一世祖的理解有关,如下文经常要提到的“王元四世孙王吉”有以下三种理解方法:
第一种理解是“元”为一世祖,中间隔二位先祖人物,则“吉”为四世。如《新安谱》的“元—诚—渊—吉”。
第二种理解是“元”的儿子才算是一世祖,“元”与“吉”中间隔三位先祖人物。如《台北通谱》的“元—迁臣—中—乐—吉”。
第三种理解是“元”与“吉”中间有四位先祖人物。如《通谱》的“元—忠—浑—曜—袭—吉”。
总谱局已经界定,在我们撰新谱时就将以“始祖”为一世祖,其儿子为二世祖,……。依次类推。但对于老谱中的世次排列,就要研究并领会老谱中的意思而相机处理,因为老谱存在上述三类方法。当然这给我们研究老谱确实带来不便,但这是历史事实,就看我们的理解水平了。
(三)结点考证法。
以历史上的显要人物(史志上有记载的历史人物)为结点,重点考证好某一时段上的结点名人(即结点上的先祖人物)的世次代数,再考证两个结点中间的先祖人物。如第一时段中的太子晋、宗敬、错、翦,元等;第二时段中的元、吉;第三时段中的吉、音、融:……,等等。论证好结点上的人物,其余中间的人物则可根据节点人物的生卒、历史事件及其他旁证等资料,予以考证推断确认。
三、江左王氏上源的分段考证
由于从太子晋至王导的世系源流,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等朝代,时间跨度大,为便于按照先祖名人与历史事件特点,比较准确地考证,采取分段考证,最后综合的方法。现分以下四个时段进行考证:(1)太子晋至王元;(2)王元至王吉;(3 )王吉至王融;(4)王融至王导。
考证方法是:首先在该时段列举不同资料所载的世系传承图典例,再进行具体分析比较,排除比较不合理的典例,然后提出比较科学的(或比较合理的)世系传承图。最后就可综合成太子晋——王导世系图。利用此成果还可得出江左王氏祖王导、王羲之、开闽王氏等等主要琅琊王氏主要支派的上源世系图。
(一)、太子晋(王氏系姓始祖)——王元(琅琊王氏祖)世系。
在该时段,因太子晋为王氏系姓始祖,王元又是秦末大乱迁徙并定居琅琊的第一人,称为琅琊王氏始祖,是琅琊王氏开端的重要时段。有关资料记载的不同世系传承的典例有:
例1、《新安谱》、《润东谱》记载的是:
1晋—2宗敬—3森—4彬—5昇—6宥—7硕—8错—9贡—10渝—11息—12恢—13永—14颐—15翦—16贲—17离—18元,(共18世)。
例2、《通谱》记载的是:
1晋—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愤—11渝—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19元(共19世)。
例3、《台北通谱》记载的是(据《考信录》载):
1晋—2宗敬—3岳起—4靖康—5肃—6缵—7育—8尚德—9弼—10景—11错—12賚—13谕—14息—15恢—16元—17頣—18翦—19贲—20离—21元。
例4、王大良先生在《琅琊家族》书中载:“自周灵王太子晋以下可知者十四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其世系,谓太子晋生宗敬,东周司徒;宗敬八世孙错为魏将军;生贲(墳、愤),为中大夫;贲(墳、愤)生渝,为上将军;渝生息,为司寇;息生恢,封伊阳君;生元,元生頣,皆中大夫召,不就;生翦,秦大将军;生贲,字典,武陵候;生离,字明,武城候;二子:元、威;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临沂。(元四世吉,字子阳,汉谏大夫。)”将这段世谱系列如下:
1世太子晋—2世宗敬……9世错—10世贲(墳、愤)—11世渝—12世息—13世恢—14世元(亢)—15世頣—16世翦—17世贲—18世离—19世元、威。
考证分析:上述四例中,只有第4例是国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应该是最可信的,但是世系中宗敬八世孙错,其中间隔的6位先祖人物未列,只有第2例《通谱》所载的是6位先祖(第1例只有5位,第3例有8位),而且《通谱》中的“9错—10愤—11渝—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19元”几乎完全相同,因此比较合理的世系应该是第2与第4相结合的世系,其世系图如下:
1晋—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愤—11渝—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19元(共19世)。
(二)、王元——王吉世系
记载该时段不同世系传承的有关资料典例有:
例1、《新安谱》记载为:元—诚—渊—吉。
例2、《通谱》记载为:元—忠—浑—曜—袭—吉。
例3、《台北通谱》记载为:元—迁臣—中—乐—吉。
《琅琊家族》载:“早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王贲及子王离曾随始皇东巡,至琅琊,上表刻石称颂始皇功德。是年,始皇留居琅琊三月,若王离子王元,亦当留居。秦末丧乱,百姓多迁徙避乱。王元迁临沂,当有可能……。”
此时段的特点,王元因父亲王离被项羽所俘而自杀,家族败落,迁居琅琊避乱隐居,因而秦末至西汉初王元后裔不显,史上无名。只是到了王吉,成为西汉名臣、大儒,使他成为琅琊王氏家族兴起的关健人物,甚至称为琅琊王氏开山鼻祖,只是说明从他起开始琅琊王氏家族才开始兴起。《汉书》卷七十二有他的专传《王吉传》。《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古今姓氏辩证》二书记载王吉是秦将王离的五世孙,亦即王元的四世孙。
根据史载“王元的四世是王吉”的这个定位,检查上述三例世系,我们发现:《新安谱》载“吉与元相隔三代”;《通谱》载“吉与元相隔五代”;而《台北通谱》载“吉与元相隔四代”。元与吉中间的先祖人物则都是不同的不显的人物。
为此,我们对元、吉之间的相隔年代作以下分析:王元是在父王离死后迁徙琅琊的,王离是秦二世时扶助太子的蒙恬大将被赵高所杀后统率蒙恬的部队后,被项羽所俘而自杀的,即约公元前209年,此时王元应已三十多岁(因为早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王元就跟随祖父王贲及父亲王离随始皇东巡到琅琊的,当时应有二十多岁),设为35岁,则王元的生年约是公元前244年。而王吉的生年是公元前134年,二人相隔110年。
显然例1中元与吉之间只有二个先祖人物是不实际的;而例二与例三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又考虑到《通谱》的权威性较高,又在第一时段中明显《通谱》最适宜。
因此,在该时段本文考证认为应取例2所列世系传承图比较合理,即:
元—忠—浑—曜—袭—吉。
(三)、王吉——王融世系
此时段的结点人物是“吉……音……融”,记载该时段不同世系传承的有关资料典例有:
例1.《新唐书》记载:吉—骏—崇—遵—音—谊、睿、典、融。
例2.《通谱》记载:,吉—骏—崇—遵—音—仁—谊、睿、典、融。
例3.《新安谱》记载:吉—骏—崇—遵—仁—谊、睿、典、融。
例4. 《琅琊家族》记载:吉—骏—崇—遵—音—囗—囗—囗—囗—囗—囗—仁—谊、睿、典、融。
上述四种不同的世系传承,很难定论。只有结合这些人物的生、卒、享年等历史信息,加以分析,从而推断出较为可信的世系。
王吉:“卒年八十七,时初元元年(前48年)三月也。”
王骏:“永始二年(前15年)十二月卒。”
王崇:“时王莽摄政,谢病归,为傅婢所毒,卒年六十三”又“死于平帝元始三年(前3年)。”
王遵:“汉中郎将,封义乡(应为‘向义’)侯。卒年六十一。”
王音:“后汉永平初举明经博士,……元初中(约116年)卒,年八十八。”
王仁:“后汉元嘉初举茂才,后曹操表为青州刺史。卒年七十。”
王融:“卒年五十八。”
按照以上《琅琊王氏通谱》中对这些人物的记载,大致可以推断出:
王吉(前134~前48),王骏(?~前15),王崇(前60~3)
此三代皆为西汉人,世系传承似应无误。然而王遵世系以下,没有确切的生卒年。且在世系的传承上,《新唐书》、《通谱》、《琅琊家族》中对谁为融之父与祖?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说法。如何才能辨清这些世系传承呢?只有从王融之子王祥、王览的历史信息来推断。
王祥“生于汉中平二年,卒于晋泰始五年”,即:185年~269年。王览“生于后汉建安十一年,卒于晋咸宁四年”,即206年~278年。兄与弟的生年相距21年,可知王览出生时,其父王融已过不惑之年。而王祥“汉末遭乱,扶母携弟,避地庐江二十年。魏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据此可知,王祥在避乱于庐江时,其父已过世。如果我们把汉末乱世之时,定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前后。此时王览尚处童年,而王祥已过三十而立之年。符合“扶母携弟,避地庐江二十年”之说。这样王融的卒年,可介于王览生年与汉末乱世之间,大约在建安十五年(210年),生年也就相应推断为汉桓帝元嘉二年(152年)。
王仁于“后汉元嘉初(151年~153年)举茂才”,融又是他的幼子。所以他的生年,可以推断为汉安帝元初至延光间(114年~125年)。据《通谱》王音“元初(114年~120年)中卒,年八十八。”对比王仁生年,如果王音还健在的话,已是年过八十的耄耋老人,不存在生育王仁的可能性,甚至已经过世。所以可以断定,王音与王仁世系传承,至少缺三至四代。
王遵“卒年六十一”,结合王音的享年,大致可以推算出:王遵生于前汉元寿至元初(前2年~5年)年间。而王崇“死于平帝元始三年(3年)”;“卒年六十三”。王遵与王崇之间,应该还有一代人?今据宋汪藻《琅琊临沂王氏谱》载:“汉大夫吉生御史大夫骏,骏生司空崇,崇孙,后汉中大夫遵,生青州刺史仁…”。相互印证,遵为崇之孙。
至此,王吉至王融的世系可暂定为:
吉―骏―崇―囗―遵―音―囗―囗―囗(—囗)—仁―融
对于上述出现的4—5个囗,这些先祖人物应该是历史上无显要事迹记载的人物,或称平民,因此很难从史藉资料中找到,但是在一些家谱中却可找到一些记载。如浙江嵊州的以下两谱在“崇”与“仁”之间发现以下记载:
即:东林谱中:遵(27)—才—文信—仕高—灏—世达—计—丰—允—音—融 增加了8代。
谷来谱中:崇(26)—遗—安—高—超—和——遵—音—仁—融 增加了5代。
因此,对于该时段的结点名人之间的中间先祖人物,可考虑用民间谱中相应的先祖人物填入。我们经分析认为:二谱相比较,《东林谱》中在“遵”与“音”之间有8名先祖,显然(与史不符,删去太多)太多,而且其中“丰、允”在时间相近的“太子晋至王元”和太原王氏源流中有相同的人名。并且位置不当,8代都处在“遵”与“音”之间。
《谷来谱》与之相比,较为合理,所缺代数总共五代,与上面我们发现的王吉至王融所缺四至五个世代空缺基本相同。为此,本文认为将《谷来谱》中所载“遗”,填入“崇”与“遵”之间,将“安、高、超、和”填入“音”与“仁”之间的空缺中,即成本文认为比较合理的该时段的世系图:
吉―骏―崇―遗―遵―音―安―高―超—和—仁―融
(四)、王融——王导世系
由于该时段,无论是史藉与各主要家谱(如《通谱》、《新安谱》、《琅琊家族》等)记载相同的世系,均无异议,即:融—览—裁—导。
因此就无须再作考证了。本来这个时段已很明确,又很短,可以不作一个独立时段。考虑到就此可以作出琅琊王氏中最辉煌的人物之一的江左王氏始祖王导的上源世系,以利于对琅琊王氏及其它有关大支族派的上源提供参考,因此特设置了这个时段。王融至王导的世系图即为:
融—览—裁—导
四、王导上源世系的综合考证结论
基于上述四个时段的考证分析,现将分段考证结论综合,便成为本文要成为的琅琊江左王氏祖导公上源的世系,以此作为本文的考证结论。
1晋—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愤—11渝—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19元—20忠—21浑—22曜—23袭—24吉―25骏―26崇―27遗―28遵―29音―30安―31高―32超—33和—34仁―35融—36览—37裁—38导。
有关太子晋至王导的世系传承中的先祖人物的行述事迹,请见另文表述。
五、主要存疑及有待今后继续研究考证的要点
本文考证留下以下主要存疑及有待今后继续研究考证的要点如下:
1、太子晋至王元时段中,《台北通谱》、《新安谱》不同于《通谱》的先祖人物的出处、行述事迹,及其相互联系等尚需深入考证和了解。
2、在王元——王吉时段中,未被采纳进入二个方案的先祖人物的行述事迹,也需研究了解。
3、王吉——王融时段中“崇”与“仁”之间究竟应该空缺的代数及相应填入的先祖尚需质疑并进一步研究。
4、其它有关需要质疑之处。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编辑部
二○一○年十月三十日
|